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校友会动态 >> 正文

图文回顾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论坛开幕

2017-11-23 15:27

9:40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进展报告(2017)》发布会的图文直播到此结束。

  感谢关注。下次再会。
----------------------------------

 

9:35

  接下来,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丽君介绍《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进展报告(2017)》《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案例集》。

  张丽君指出,为了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战略,践行中央民族大学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宗旨,经济学院2015年组建了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研究团队,计划对民族八省(区)的精准扶贫情况开展为期5年的追踪调查。旨在通过动态追踪,厘清现阶段我国少数民族贫困的整体情况、各地区贫困的差异和原因、各地区已经开展的扶贫政策的效果及其动态变化等,并且每年出版一本《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进展报告》。

  张丽君指出,现阶段我国民族地区剩余的深度贫困人口处于深度贫困状态的根源在于文化差异。文化差异不是文化落后,主要是指文化认知差异,也即主流文化所定义的“贫困”可能并不被所有文化所认同。某种现象有的文化认为是贫困的、落后的,但另一种文化则可能认为恰好相反。当然,这种文化差异有时也包含文化落后因素,如“我穷我光荣”的错误思想。

  针对民族地区的深度贫困问题,首先,要正确认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和扶贫开发之间的关系,充分抓住当前全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历史机遇,夯实脱贫基础,打破贫困陷阱,让贫困户彻底摆脱贫困;其次,要关注深度贫困地区和深度贫困群体,在保持现有扶贫政策体系的基础上,从文化差异入手,在民族地区加强社会文明建设,推进少数民族现代化进程;再次,要重视产业扶贫的意义,充分发挥政府低交易成本优势,推进产业扶贫;最后,要认真研究国家各项扶贫政策,避免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偏差,在扶贫政策执行过程中也应及时调查政策执行情况,并根据反馈对政策进行调整,保证政策实施的效果和效率。

----------------------------------
 

9:28

  首先,中国经济出版社副社长、《国资报告》杂志社总编辑毛增余发表讲话。

  毛增余指出,《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进展报告(2017)》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案例集》是国家扶贫领域的一件大事,并强调中国经济出版社副社长、《国资报告》杂志社会继续大力支持。
----------------------------------

 

9:24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进展报告(2017)》发布会由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丁宏主持。
----------------------------------

 

 

9:17

  “第二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论坛(2017)”开幕式图文直播到此结束。

  下面,我们将以图文形式直播《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进展报告(2017)》发布会。
----------------------------------

 

9:12

  最后,国务院扶贫办规划财务司副司长郭建军讲话。

  郭建军表示,受刘永富主任委托,谨代表国务院扶贫办对此次论坛的召开热烈祝贺!对中央民族大学为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成就表示崇高敬意!

  中央民族大学组织召开主题为“破解深度贫困的理论、政策与实践”的第二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论坛(2017),同时发布《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进展报告(2017)》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案例集》。这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号召的直接响应,是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的具体行动,是高等院校参与脱贫攻坚的一个“样板”。
----------------------------------

 

9:10

图为开幕式现场
----------------------------------

 

9:05

  下面,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仕民讲话。

  吴仕民在讲话中指出,第二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论坛的召开具有重要意义,并以生动实例讲述了“要让贫苦者自己成为脱贫的主体”的观点,要致力于让贫困者自强自立自救,不断增强内生动力和外在能力最终实现脱贫。

  吴仕民强调,要不断提升贫困者对于贫困的认知能力,要不断提升贫困者对于国家扶贫政策的认识能力,要不断提升贫困者对于识别扶贫的行为能力(即脱贫手段),要不断培养贫困者脱贫之后维持脱贫成果的后续能力。如果不能激发脱贫者的意识和冲动,真正实现脱贫比较困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实现和完成,扶贫,也是一样。

----------------------------------
 

8:50

 

  下面,由国家民委专职委员、中央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张京泽致欢迎词。张京泽既代表主办方——中央民族大学致欢迎词,又代表国家民委讲话。

  张京泽表示,研究并改善民族地区和深度贫困地区的深度贫困问题,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题中之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彻底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的必要条件,是关系国家稳定和团结的大事,也是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

  张京泽指出,国家民委历来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推动出台了一系列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规划和政策;同时,作为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联系单位,已先后派驻六批联络员到武陵山片区有关市州和县市区开展联络员工作,有效推动了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缓解。

  张京泽进一步指出,中央民族大学历来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政策咨询等方式,服务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扶贫事业。
----------------------------------

 

8:45

   第二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论坛(2017)正式开幕。

  开幕式由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黄泰岩主持。

  黄泰岩表示,今天正好是十九大闭幕后的第30天,我们相聚于此共商“破解深度贫困的理论、政策与实践”,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具体行动,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积极探索,是践行“精准扶贫”理念、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具体实践。

  黄泰岩介绍了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仕民,国家民委专职委员、中央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张京泽,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原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国务院扶贫办规划财务司副司长郭建军,中国经济出版社副社长毛增余,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张俊豪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云南怒江、新疆和田、甘肃临夏、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四川凉山、西藏曲水等民族地区政府部门的主要领导。

----------------------------------

 

8:25

  “第二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论坛(2017)”即将开幕。请大家拭目以待。
----------------------------------
8:20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破解深度贫困的理论、政策与实践。由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少数民族扶贫研究院联合承办。
  论坛试图从理论、政策和实践三个角度讨论深度贫困的治理,并设“开幕式”“发布会”“主题报告”“州长论坛”“学术论坛”五个环节。
----------------------------------
8:15
  2016年以来,中央民族大学整合校内贫困研究资源,组建了“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研究团队”;经济学院专门成立少数民族扶贫研究院,打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研究的“组合拳”。获得国家级课题8项和省部级重大课题1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出版《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进展报告(2016)》《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进展报告(2017)》《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案例集》,已与西藏、新疆、内蒙古、云南、四川、广西等省区签订校地战略合作协议……这些成果,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提供了理论基础、数据支持和可行方案,更充分体现了中央民族大学服务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办学宗旨。
----------------------------------
8:08
  目前,民族地区是我国深度贫困的集中地带。截至2016年底,按照现行标准,我国仍有4335万农村贫困人口。其中,民族八省(区)还有农村贫困人口1411万。这些贫困人口教育文化水平低、缺乏技能,大多居住在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的地区,处于深度贫困状态。
----------------------------------

8:05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二○二○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
8:00
  大家好!
  中央民族大学新闻网于今日(11月23日)8:30至9:30,图文直播“第二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论坛(2017)”开幕式。这也是我们首次以图文展现进行现场专题报道。
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