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校友会动态 >> 正文

中央民族大学新时代民族工作理论座谈会召开暨音乐剧《石榴红了》在我校首演

2017-12-25 15:12

新闻网讯 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总结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问题的成就与经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乌兰牧骑队员“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重要指示精神,传承延安民族学院红色基因,高瞻远瞩地谋划未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7年12月23日,中央民族大学举办系列主题活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布小林,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仕民,国家民委专职委员、中央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张京泽,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刘新乐等出席相关活动。

12月23日下午,中央民族大学新时代民族工作理论座谈会在知行堂召开。座谈会后,我校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签署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央民族大学关于支持推进乌兰牧骑事业发展的合作项目》。当日晚,我校与内蒙古草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音乐剧《石榴红了》于学校大礼堂举行首演。

吴仕民、刘新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郝时远等相关领域的领导同志与知名专家出席中央民族大学新时代民族工作理论座谈会。

中央民族大学校长黄泰岩在致辞中对与会的领导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和感谢。他指出,座谈会的召开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用以指导今后的民族工作。他表示,内蒙古自治区是受到党和政府高度肯定的民族工作的典范,我校作为传承延安民族学院红色基因的“双一流”民族高校,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开展全面合作有利于更好地总结民族工作的经验与成就,以实际行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

座谈会上,刘新乐在讲话中指出,当前全国上下掀起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热潮,中央民族大学召开这一座谈会,为大家搭建了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的平台。他强调,内蒙古自治区与中央民族大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乌兰夫同志既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首任主席,也是中央民族学院首任院长。同时,延安民族学院在城川办学时期为内蒙古的革命与建设以及整个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希望内蒙古自治区与中央民族大学在原有的合作框架下继续开展深入合作。在讲话中,他对内蒙古自治区的基本情况和民族工作的现状向与会嘉宾进行了介绍。

座谈会由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再帕尔·阿不力孜主持。

新时代民族工作理论座谈会上,与会领导专家高屋建瓴,结合自身思考从学理上对十九大精神与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进行了阐述和解读,对十九大报告中的民族工作、民族问题提出了深入的思考和理解。与会领导专家对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的成就形成了高度的共识,并对中央民族大学和民族学学术研究的未来发展寄予高度的期望。

座谈会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央民族大学关于支持推进乌兰牧骑事业发展的合作项目》签署仪式举行。仪式上,刘新乐与黄泰岩作为双方代表签署了合作项目。吴仕民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周纯杰、鄂尔多斯市委书记牛俊雁、民委主任奇锦玉、文化厅厅长佟国清、教育厅厅长侯元,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刀波和副校长宋敏、再帕尔·阿不力孜、邹吉忠共同见证。

根据合作项目,双方将在加强乌兰牧骑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创作指导以及艺术交流等方面进行合作。以充分发挥中央民族大学的科研、教育、人才优势,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共同推动新时代乌兰牧骑事业繁荣发展。

签署仪式由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石亚洲主持。

中央民族大学新时代民族工作理论座谈会与会嘉宾,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鄂尔多斯市相关领导,中央民族大学其他校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仪式。  

当晚,我校与内蒙古草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鄂尔多斯鄂托克前旗政府、城川民族干部学院联合主办的音乐剧《石榴红了》在校大礼堂举行首演。

布小林、张京泽、刘新乐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相关厅局负责人,中央民族大学新时代民族工作理论座谈会与会人员,中央民族大学部分校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观看了音乐剧。

音乐剧《石榴红了》表现了我校延安民族学院时期的发展史,讲述了各族优秀青年在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感召下,在延安、在城川为打破旧世界、建设新中国而共同学习、共同奋斗的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周陈 王福魁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