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校友会动态 >> 正文

我校青年教师畅谈十九大报告学习体会

2017-10-23 16:44

新闻网讯 10月20日下午,我校在二号办公楼楼一层会议室召开青年教师十九大报告学习座谈会,来自学校各院系的近30名青年教师,结合各自的工作和专业畅谈学习体会,一致认为十九大报告高屋建瓴、纵揽全局、内涵丰富,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催人奋进,在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等多种途径收看收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后非常激动、倍感振奋,并表示要进一步深入加强学习,将报告的新精神贯彻到日后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绵薄之力。校党委副书记刀波出席座谈会,党委宣传部部长朱雄全、副部长宫艳参加会议,座谈会由朱雄全主持。

  针对报告中强调要坚持“文化自信”,来自音乐学院的韩昌梅、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李东东、朝鲜语言文学系的金东光、外国语学院的柴文竹、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徐智等老师认为,高校教师肩负着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任,作为民族院校的老师更是要进一步挖掘、整理和宣传各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针对报告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最新论断,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田志亮和管前程、法学院的邵六益、经济学院的姜伟等老师认为,这些新的论断是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际的最新阐释、是最新理论成果、是理论自信的表现,高校教师要在第一时间将这些理论成果带进课堂、融入科学研究工作中。

  针对报告中提出的“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等内容,来自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院的卡佳、维吾尔语言文学系的吾麦尔江、经济学院的蔡萌、音乐学院的李建军等老师指出,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这种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充分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

  报告中强调的“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等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引起了与会许多老师的共鸣。来自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的李崴和李华、法学院的李梁等老师都对我国今后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充满信心,并表示要引导和鼓励青年学生利用所有专业知识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作为教师党支部负责人,来自管理学院的徐伟、经济学院的蔡萌等老师表示,要进一步加强支部建设,为广大教师搭平台、引方向,在日后的基层党支部建设实践中创新载体,深入贯彻报告精神。

  针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的赵丹华、教育学院的傅淳华、蒙古语言文学系的美丽、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王海舟、理学院的张彦芳、药学院的李志勇、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的姜昕玫、历史文化学院的胡晔、舞蹈学院的王天佑等老师表示,作为青年教师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立足本职岗位,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做好广大青年学生的引路人,发出“中国有我、民大有我”的最强音。

  刀波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十九大报告对我国取得的系列重大成绩的总结以及未来发展蓝图的展望,让我们更加自信和自豪,我们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在日后的教育工作中更有底气、更自信;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在中国日益强起来的大背景下,我们要结合各自的专业对中国的发展经验做出理论总结、掌握我们自己的理论话语权。他希望老师们在日后的各项实际工作中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携手为学校发展和国家建设贡献力量。(李红亮 王福魁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