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校友会动态 >> 正文

中央民族大学: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始终在路上

2016-10-30 22:37

      来源:宣传部 刘佳 
      10月25日,由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广西东兴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广西防城港市社科联、广西防城港市纪实摄影家协会承办的“罾•琴•韵——中国京族高脚罾暨防城港民族文化展”亮相京城。300余幅风格各异的摄影作品和民族文物、原生态民族歌舞,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民大校园中,充分再现了中国京族高脚罾文化以及享有祖国“西南门户,边陲明珠”美誉的广西防城港市绚丽的多民族文化风采。
    “舞蹈表演太有特色了!”展览开幕式前,京族唱哈、原生态舞蹈、独弦琴演奏和壮族原生态舞蹈等文化展示,让民大师生及闻讯而来的首都各界群众大饱眼福、大呼过瘾,于此间领略到我国南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绚丽风采。
    本次文化展共由三部分组成。其中,“罾”部分是主要展示高脚罾老人传统生产生活的摄影作品,而高脚罾是京族特有的已延续五百多年的一种传统捕捞技艺;“琴”部分是主要展示京族独弦琴和防城港市壮族(黑衣壮)传统天琴的摄影作品;“韵”部分是主要展示防城港市瑶族大板瑶、小板瑶生活文化及京族喃字的摄影作品。
    国务院研究室社会发展司巡视员姜秀谦、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刀波、广西防城港市人大原副主任麦建祥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开幕式。
    据介绍,京族作为我国唯一以海洋渔业经济为主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防城港市东兴江平镇的“京族三岛”,沿海而居、海域捕鱼的主要经济生活形成了发达的渔业文化与独特的渔业风情。防城港市位于祖国海岸线的最西南端,是传统的多民族聚居地区,居住着汉、京、瑶、壮等21个民族。
    “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是由教育部和光明日报共同组织在全国高校开展的一项长期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本次“中国京族高脚罾暨防城港民族文化展”,即是本年度中央民族大学“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的重点特色项目之一。
    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朱雄全说,“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始终在路上。”作为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大示范项目学校,中央民族大学结合学校实际和民族特色,策划组织了一系列特色突出、内涵丰富、意义凸显、反响强烈的“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营造了“美美与共”的校园文化氛围,有效发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的陶冶情操、浸润思想、涵养心灵、接续人文的重要作用,激发了各民族大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
    除了本次展览,中央民族大学近年来还通过举办“阅读民族经典、构建书香民大”为主题的“名家讲座”,结合自身特色、利用课堂渠道,将民族文化、民间故事、民族艺术等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融入教学;举办“全国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项目及传承人进校园”、“云南富宁壮族坡芽情歌音乐会”等专题活动,邀请各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大开讲,加强民族交流、构筑文化自信;举办《家园》、《再见民大》、《多彩民大》专场晚会和原创舞台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不断增强主题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组织专门力量编排《爱我中华》民族韵律操,将民族舞蹈艺术与健身体操有机融合,实施文化培育、构建共有家园。
    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刀波表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中央民族大学在开展“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中,特别注重从少数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做到认同中华文化和认同本民族文化并育不悖,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宣传部 学生记者朱雅静/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