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江县中缅边境线长达214.6公里,各民族跨境而居,县内五种宗教齐全,民族、宗教、边境问题相互交织。面对复杂艰巨的民族宗教工作任务,孙姗姗坚持在“导”上下功夫。在组织推进“国旗国歌、宪法和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团结进步”进宗教活动场所上持续深化、实化、细化,鼓励和引导宗教界人士用教义教规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编写成讲经讲道范文,并将成果融入日常讲经讲道中,创新开展“爱国爱教 正信正行”主题实践活动和开设“我国宗教中国化大讲堂”,不断增强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各级各部门及宗教场所举行重大活动时,她积极推动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倡导将《盈江民族团结进步誓词》宣誓列为节庆活动固定仪式,组织制作拍摄《盈江民族团结进步誓词歌》宣传片,把民族团结进步之声传唱到各个角落,把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播撒在各族群众的心中。她熟练使用普通话、景颇语、傣语三门语言与群众交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深入边境村寨、宗教活动场所以及在各类干部、党外代表人士的培训班上,以“实”的内容、“活”的方式、“鲜”的语言,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并不断总结提炼宣讲提纲,印发至各乡镇,督促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常态化到挂钩村寨进行宣讲,真正实现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的爱国情怀扎根边疆群众心中,让边疆群众的国家意识、国民意识、国土意识不断强化。
孙姗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责任和担当、诠释了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执着与奉献。从她身上,充分体现了盈江各族人民坚守“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