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恒礼的父亲曾是黄鹤营村的“老支书”。正当黄恒礼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之际,2020年4月,经组织推荐和党员大会选举,黄恒礼“子承父业”,担起了黄鹤营村支部书记的重担。同年8月,他又当选为村主任,实行“支书主任一肩挑”,成了黄鹤营村的“当家人”。那时,紫云这个深度贫困县正处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又处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硝烟弥漫之际,黄恒礼的工作压力可想而知。
一个正团级军官担任中国最小的“书记”,但迎接黄恒礼的,不是鲜花掌声,而是一盆盆冷水。刚任职的那天晚上,一个堂哥就过来劝他:“好好的日子不过,为什么要趟这个浑水?这几年换了几任支书主任都当不下去,矛盾重重,你来干什么?”原来,近几年征地拆迁、评选贫困户低保的矛盾,使村民怨声载道。黄恒礼第一次组织召开村民大会时,几十个老人提着病历本,还没开会就全部来到他跟前诉苦,有的骂,有的哭,后面贫困户同非贫困户也争吵起来。看到这个场景,他心里真难受。但军人本色使他下定决心:决不能当逃兵,哪里任务艰巨,就往哪里冲锋!
黄恒礼静下心来分析原因:其实这一切都是因为穷!只有拔掉穷根,问题才会迎刃而解。于是,他决定首先从发展产业开始,个人从银行贷款30万元,多次召开院坝会,同村民谈发展规划、算经济账,把闲散土地集中起来,并同本村技术能手合作,先后种植食用菌30万棒、辣椒500亩、红心薯350亩、红米150多亩、莲花白400亩、万寿菊400多亩,养殖林下蜂200多群;与技术能手合作开办腊肉加工厂、面条厂、糍粑坊;激励引导支持村民创业,9户人家搞种养殖业、10人办厂搞加工,激励8户人家开办农家乐,5家开办民宿客栈。通过这些,解决了290多个就业岗位。2022年辖区内务工工资发放总金额约900多万元,发放流转土地费用360万多元,人均收入增加了19点。有效解决了留守妇女、老人的就业问题。
黄恒礼同志还积极谋划发展黄鹤营村的乡村旅游。2020年5月,他申请了村公众微信号,大力宣传家乡美景;6月份开始筹划申报“国家3A级风景区”和“贵州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经过严格审查程序,黄鹤营村入选“贵州省乡村旅游重点村”,被评为“国家级3A风景区”。随着黄鹤营村的知名度增大,自驾游客不断增多,为村里农家乐、宾馆、采摘基地带来了丰富的客源,增加了群众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