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2年工作至今,第二届全国民委系统先进工作者、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阿达来提从未有过松懈,她始终兢兢业业地坚守岗位,将一颗滚烫的红心奉献给自己热爱的党和民族教育事业。“阿达来提”,在维吾尔语里是正直、正义的意思,走过三十四年的风风雨雨,她依旧怀抱虔诚之心,人如其名。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2009年,阿达来提在学院倡导开展“我是一名共产党员”的主题活动,这是她所主持的党员教育平台,也是她的心声。阿达来提把学院所有党员的照片上墙,让群众来监督大家。同时举办和党有关的知识普及活动,演讲比赛,请先进人物作报告,引导学生、教职工去革命圣地以及伟人故居参观……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大家更加了解党的理念,而不是将其视作象牙塔。“只有了解理念后才能践行理念!”在她看来,在经济大潮澎湃的新时期、新阶段,年轻人总是强调他们的收入要和他们的付出成正比,有些学生在对待党员身份上持有一种功利思想,比如说为了便于找工作,或把党员的身份看成一种为自己增加价值和竞争力的光环。“这样的功利思想让他们都忘记了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入党是要奉献人民,而不是向人民索取。”阿达来提严肃地说。
“现在我们在发展党员的时候最看重的也是思想上入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仅要奉献,也要讲修养,现在这些腐败事件,说到底就是没有修养。一名共产党员首先要有德性,若是这一点都做不到,那就连一名普通群众都不如,更不用谈党员引领作用了。”作为一名有着27年党龄的老党员,阿达来提在思想上从来没有过丝毫懈怠,她时时刻刻用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批评与自我批评
谈到党内组织生活,阿达来提讲道:“在以前的年代,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时,有些人都会哭,可见那个时候的批评真的是触及灵魂。”可是后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党内,在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时候开始说好话,你好、我好、大家好,然后就散了。她认为,这样非常不正常。十八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提到,要把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作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阿达来提认为这非常重要,这就是要求党内不允许搞拉拉扯扯、吹吹拍拍、阿谀奉承。
在阿达来提看来,作为基层党组织,第一要务是要认真学习,学习中央的精神,学习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就是武装头脑;第二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党组织建设,特别是支部建设;第三就是要健全监督机制,而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也是为了更好的监督;还有就是对风险点的掌控,比如“入口关”就是一个风险点。在发展党员时,首先要强调的就是以其先进性为标准,决不能把党员的名额当作送人情,必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阿达来提说,组织上有保障了,制度上建设了,党员的思想上武装了,那我们整个党的政治环境才能得到改观。现实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是有着因果关系的,这才是对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的践行。

发展党员工作
相对于领导干部身份,阿达来提更愿意把自己看作一名教育工作者。在面对学生时,她更愿以一名老师的身份来引导学生,教育学生。
阿达来提认为,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就是让学生成长成才,这和其他的工作很不一样,需要对学生更加关怀。同时作为一名少数民族教师党员,要让学生们感到党对少数民族师生发展的关心,他们才会从心里认同。只有心理上认同了,才会自觉地去维护祖国,维护党,追随党。
“在发展少数民族党员的时候,我们这些少数民族教师发挥的作用更大一些,因为他们会对我们有一种认同感。”阿达来提说,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由本民族的老师开展工作,会使学生们更容易接受。因此,学院也特别重视少数民族学生党员的培养,因为他们将来回到少数民族地区工作后,影响力也会更大。当然,实际的工作总是艰难的。但是,像阿达来提这样的党员教师一直在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早日发展成为合格党员。
阿达来提还介绍道,在培养党员时,民大也有自身的特色,那就是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的“六观”教育。在民大,“六观”教育已经纳入到新生入学教育和党校学习教育之中。在民大一个小小的宿舍里,学生就可能来自五六个不同民族,在这种特殊的宿舍文化氛围中,他们也能切身地体会到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教育对自己的影响。正如阿达来提所说,“美美与共”的理念早已融入到每个民大人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民族高校党建工作不仅关系到少数民族学生党员队伍的建设,更承载着促进民族团结的光荣使命。正是因为有了像阿达来提这样充分发挥榜样和模范作用的少数民族教师党员,民大才能持续不断地为党和国家培养一大批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合格的少数民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