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大人 >> 校友分享 >> 正文

胡海博:不断沉淀,追求突破

2021-11-08 15:10


   本期人物

= 胡海博 =


undefined

个人简介

胡海博,2014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现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华彩舞蹈传播者、绘本舞蹈传播者、《爱我中华》民族韵律操开发及传播者,北京“杨敏舞蹈工作室”核心成员及民大创业联合会理事。

课题研究:教育学院“协同创新”2016小学民族传统体育与地方体育课程开发、北京市校外“三个一”课题《男童小天团民族舞蹈》承担者、课题《小学舞蹈校本课程的开发设计与实践研究》独立承担者。

主要代表作:《一年级舞蹈教材》


民大岁月

Q:您在民大有什么难忘的回忆或经历?

舞院生活

2010年9月,我进入民大学习。2012年担任了舞蹈学院学生会主席。之前,舞蹈学院对其他学院来说一直是一个朦胧院系,所有社团活动和学生组织都不参加。我担任主席之后,重视院系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地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如:健美操、五月鲜花等。同时,我也邀请各个院系的主席和部长参加到我们的演出和活动中来,开展了许多合作。舞蹈学院从此开始走进了各个学院的眼中,逐渐拉开了自己的“神秘面纱”。

其实,在舞蹈学院学习真的挺苦挺累的,早上要上早功,有的时候一天有六场排练。舞院的教学过程很严谨,每个细节都抠得很细致,有时一节课就学一个动作。还记得我们学藏族背鼓的时候,外边38度的炎热天气,教室里没有空调,身上的民族服装刚穿上就湿透了。直径一米左右的鼓,要背在身上,胸前还要系一个大扣,勒得人喘不过气。即使这样,我们的动作也不能打一点折扣。舞蹈和体操、体育不同,不仅是肌肉、软度的训练,更是一种感觉和情绪的表达。好的舞蹈作品会激发你的无限思考和反省,这也是艺术作品的魅力所在。

同时,舞蹈学院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演出机会。如2012年第四届全国民族汇演为国家领导人进行表演,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出访俄罗斯,我们还跟随习近平总书记去了克里姆林宫,为他们演出。如今学校的活动更是越来越多,很多外交活动咱们学校舞院的孩子都有参加。

我们学校是培养民族英才的学校,舞蹈学院是“民族舞蹈家的摇篮”。正因为在这么优秀的环境里学习,才能成就今天的我。此外,我们学校在北京美育教育方面一直是走在前线的,因此北京中小学关于美育教育的老师很多都是民大出来的。所以很多时候我真的挺为民大自豪的。

undefined

“英才”教育

2012年我参与了学校组织的“民族英才”项目,这对我影响非常深刻。此项目的目的是通过三年的培养,将一部分人培养为具有领导能力的民族精英。进入这个项目要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全校最后筛选出200多人,我有幸忝列其中。

当时,我们每天早上会起来跑操,跳五遍《爱我中华》民族韵律操强身健体。我们还参加了许多大型活动,比如十一献花篮、去人民大会堂开会等等。不仅如此,学校还请了国家局级领导干部来给我们讲授国际经济形势,宗教发展,对于不同民族应该如何尊重如何理解等等,这一切都极大地打开了我们的眼界。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民族英才全员赴泰国支教汉语50天的项目。当时我们200多个人基本上撒遍了泰国,有在边界教课的,也有在乡村的。我们从一下飞机到宾馆路上都是当地警车开道,相当于最高的规格和礼仪。这不是每个学校都能有的礼遇。

为了更好地和当地的孩子们、老师们沟通,我们去之前还做了两周基础泰语的学习。为了更好地理解彼此,我们常常用英、中、泰三语“混合交流”。(笑)在泰国,我体会到了不一样的民族风情,对当地文化也有了一定了解。比如他们上课都要穿正装,每天有一套不一样的校服,每天到校先诵经等等。泰国的老师和孩子们对中国文化也很感兴趣,我还教他们跳了民族韵律操。这次经历让所有成员都获得了终身难忘的记忆。

再比如,我们还计划过重走长征路。为此做了无数场好几十公里的负重的徒步练习,快速打背包,野炊等等(如宰羊,从河里打水,烧火做饭等),虽然最后因为某些原因没有走成,但也给我留下了宝贵经历。

教师生涯

Q:您目前从事什么职业?工作过程中有什么

困难吗?

2014年因为农村中小学教师扩编,我就到北京密云的小学当了老师。因为舞蹈不属于国家课程,且我们学校当时缺体育老师,所以刚开始我教了三年体育。我整队、停止间转体、足篮排等等都要从头学起,相当于进入了一个全新领域。

后来因为我们学校是武术特色学校,我又去教了武术。在此期间还获得了北京市体育教师技能比赛三等奖。(笑)这个比赛是说课,现场答辩,广播体操,足篮排项目等等全方位的考察。因为我相当于跨专业参赛,所以这个奖项代表了对自己那一段时间教学水平的认可。我甚至觉得它是我最引以为傲的奖项。

undefined

第三年,学校老师慢慢充裕起来,我就开始真正教授一到四年级的舞蹈课程。2016年,我申请了一个北京市教育学会的个人课题——《小学舞蹈校本课程的探究与实践》。出了个人的校本教材,也形成了一部分自己的小学舞蹈教学体系,课堂研究策略,展演模式,这本教材也有一定影响力。比如密云所有学校都在用,顺义怀柔个别学校,广东某些小学也在借鉴和使用。这个课本里包括《一分钱》《粉刷匠》《蒙古马》《喵星人》等,这些课例都在北京市获过一二等奖,教案都可以直接拿来用。因此,这个课题的成立和结题也能为民大好多刚进入学校,不知道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师弟师妹提供一个参考方向。

暖心建议

Q:您对民大的学弟学妹们有什么建议?

首先一定要先完成好自己的学业,让自己的本领再扎实一点。在这个基础之上学会与人沟通,学会怎么能让别人愿意听你说话,愿意接受你的意见,怎么通过言语来达成你的意愿。

在搞好学业的前提下,大家还要多去了解学校外面的世界。现在的人都很着急,上大学的时候就希望自己月薪过万,但是大家忘了我们的前辈们是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沉淀之后,处理事情才会如此自如的。所以赚钱先不着急,我们现在经历的每一步,都是为了我们日后更好的发展。如果你没有前期五年、十年、二十年的积累,就达不到一定的高度。

许多人刚入职场总是想着“自由天地才能大有作为”,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和自己阅历的增长,你会发现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是在一定规矩之下的。当你漫无边际的自由的时候,往往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成就。

此外就是认清自己的价值。我们不能只是看着眼前的一片浮华,而是要思考我们该拿什么来支撑起这些浮华,你能给单位带来什么样的效益?我觉得这可能是包括我在内刚工作的人最该思考的问题。所以我最后的建议是,静下心来,在自己所选择的行业和职业里面埋头五年,你会有意外的收获。

校友合作

Q:作为民大的优秀校友,您未来希望与民大

建立怎样的联系,或能给民大学子们怎样的

帮助?

民大的需求我都会尽力去做。比如如果未来的毕业生想要当老师,有一些需要咨询的事情,我都能为他们提供建议。现在是民大给我带来的帮助比较多,比如咱们舞蹈学院的一个教授,在密云成立了一个工作室,她会给到我们教学和节目编排的帮助,我也可以与她对接。

现在来说,如果学校要举办一些讲座、沙龙、课程的话,我非常乐意给予帮助。未来的话,可以给大家对接一些团建项目之类的,也可以给大家对接一些民大的优秀毕业生。当然,如果我了解到一些招聘的信息、就业的岗位,也很乐意分享给大家。我觉得校友之间的情感交流是很重要的,也是非常有用的。

从民族英才的独特经历

到教书育人的三尺讲台

再到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方法

胡海博一直在按照自己的方式

不断沉淀 追求突破

相信这一切,终究会助他成就自己的梦想!


出品|中央民族大学校友创业联合会

统稿|朱晨菲 林昕颖

排版|林昕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