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大人 >> 校友分享 >> 正文

李娟:突破母语限制,探索英语魅力

2021-11-11 17:02

个人简介

李娟,中央民族大学89级外语系英语专业校友。1998年赴美留学,获华盛顿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博士。现为明尼苏达州圣托马斯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终生教授。


民大岁月

Q::您在民大有什么难忘的回忆或经历?

多元文化

对民院最大的印象自然是校园里多元的民族文化。在民院这个中国民族文化的大熔炉里,各民族的老师同学都以自己独特的民族,独特的文化,独特的语言来共同塑造民院的校园性格。这似乎并不是什么新奇的印象,在民院的四年,我对这一点也并不太以为然。

旅居美国以后,生活在这个世界文化大熔炉的国家里,却让我越来越感恩早年在民院接触到的不同民族文化。接触过的每一种传统,每一个文化,每一门语言都会让自己的经历更加丰富,视野更加开阔,更能以"共情 " 的心态来看待一些文化上的冲突。从这一点来说,民院的四年教会了我个人和文化的多样性,而这些多样性带给我们的不应该是不同价值间的冲突,而是阅历和视角上的丰富。

109A1

学业收获

在民院,我还收获了对语言的热爱。这种热爱为我今后的学业事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让我沉醉在英文的世界里欲罢不能,不断地去挖掘英语语言的历史,韵律,美感。当年,系里为学生提供了最优秀的师资和学习环境。外教老师们带来的对英语母语世界的直观感受,让我在几年以后初次踏上美利坚土地时,面对陌生的人群和文化,也还能找到一点似曾相识的感觉。

民院4年学习上的记忆,离不开当时的北京图书馆,如今的国家图书馆。民院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紧邻当时的北图。经常在课少的下午,我会步行到北图,在原版英文书架专区找上一本书,坐下来看上一两个小时。书的内容是什么,如今都已变得不重要了,但当年阅读的那些英文原版书籍,提高了我的英文能力。在当时没有互联网,没有那么全球化的时代,北图那些英文原版书籍是我学习英文最好的材料。

1DC33

探索深造

Q:从民大毕业后,您的选择是怎样的呢?

民院之后,我选择到中科院念研究生,再之后选择了到美国留学。在美国,我念的是英文系的硕士和博士。美国大学的英文系,相当于中国大学的中文系,极少有外国学生会扬短避长地去念不是自己母语的英文系。

国际学生,尤其是亚洲学生,大多聚集在中国人擅长的理工科。在华盛顿大学的英文系里,我是当时唯一来自亚洲的学生,除了三四个欧洲学生,其余全是土生土长的美国学生。虽然在国内时自认为自己英语很不错了,但是一旦到了英语母语的世界,尤其是到了美国大学的英语语言文学系,才发现自己语言文化上深深的断层。

每学期选3门文学课,每门课的阅读量大概是每周一本大约300页的小说,再加上写文学分析。每周3本小说的阅读,分析,和写作,对英文是母语的美国同学来说并不是难事,但对刚到美国的我来说,则是巨大无比的压力。那些年熬夜读书写作的情景有些不堪回首。

一番苦苦的求学之后,我终于渐渐地弥补了自己语言文化上和英语母语同学的差距。阅读和写作英文文学作品对我来说已经和中文一样自然,对英语语言文学之美的体会也越来越深刻。莎士比亚的机智,狄更斯的深刻,惠特曼的直白,伍尔夫的细腻,海明威的一针见血,乔伊斯的天马行空,全都能从他/她们的语言里直射出来。

6713

 

  现在我在美国大学的英文系里,教授美国学生英文文学写作课。对此,身边的一些华人朋友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英语不是母语的我怎么会去教英语母语的美国学生学英文文学写作呢?其实,英语是不是我的母语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对英语语言文学世界的研究能有多深。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能一直向前,不断挑战新的高度,实属人生一大幸事。

民院的四年也许不是我生命中最灿烂,最值得我骄傲的四年,但她绝对是我确立人生目标的四年,让我知道了今后人生努力的方向,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朝着目标努力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