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大人 >> 校友分享 >> 正文

兰德宝:大浪淘沙,顺势而为

2021-11-18 16:18

个人简介

兰德宝,畲族。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06级毕业生。现就职于某股份制银行上海总部。


民大岁月

Q:您对于民大有哪些印象深刻的回忆呢?

我出生在畲族聚居地福建宁德,是土生土长的畲族人。民大作为少数民族院校的最高学府,聚集了来自全国各族最优秀的同学。我们这届刚好是实验班,后来应该也没搞过,所以可能是民大经院史上唯一的实验班。当时大一不分专业,一共6个班,学习一些经济学类的基础知识。大二再进行一次考试,根据考试成绩分金融2个班、国贸2个班、财政和经济各一个班。其实我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不知道怎么就分到了金融班,可能是需要分阶的配比吧。

2006年入学时,见到什么都是新奇的。公共澡堂排队时可能会喊你帮忙搓背的学长、地下风味餐厅可以插队加一份的盖浇饭,周五留学生公寓楼下的英语角、文华楼西侧的锅庄之夜,各种社团活动也应接不暇。出了校园,北京是个很美的城市,秋天的香山红叶、春天玉渊潭樱花,还有冬天的雪景,和夏天的烟火(08年奥运会期间)。

大一结束后,我们这一届同学被拉到长城脚下的基地接受训练,辅导员杨老师带着一车西瓜来看我们,吃了一周馒头加“咸菜”的我们看到西瓜就和饿狼一样徒手把西瓜分了,感觉那是这辈子吃过最甜的西瓜。军训带给我们的是精神和体力的双重体验。每天一大早起床拉练,饭前要喊口号,喊的最响的队列先进食堂吃饭,虽然只有朴实无华的馒头和家常菜,但随着教官一声令下,可以说是秒没,没吃饱的同学也只能等着下一餐喊的更卖力、动作更迅速了。每天晚上就是几十人大通铺,呼噜声此起彼伏的,不过丝毫不影响睡眠。最后的汇演,印象最深的是音乐学院的同学拿着食堂的饭筒敲打了一曲经典的鼓节目。结束军训回学校的路上,看着逐渐出现的建筑和人群,车上的同学都有了一种重返地球的感觉,兴奋不已。

2320D军训出发前在逸夫体育馆门前合影

2007年,北京奥运会召开前夕,社团联合会搞了一个很有意义的活动,五十六民族之星。每个民族通过报名、竞选,选出1-2名民族之星代言人,主要是为迎奥运系列活动储备人员。在这个活动中我也认识了许多其他院系优秀的各民族同学。刚好当时习主席来民大调研,接见各民族学生并合影,荣幸的是当时以民族之星同学为代表接待了习主席。

2008年奥运盛会在北京召开,各国政要、运动员齐聚北京,那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高光时刻,也是我们民大同学的高光时刻。很多同学肩负着鸟巢体育场和各国运动员入住酒店的志愿者工作。8月8日晚,看着大脚印烟火从天安门广场到到鸟巢,目睹烟火绽放的那一刻,由衷为自己作为一个见证者感到自豪。

2009年国庆60周年庆典,民大同学又是首当其冲,承担了游行方阵和晚间庆典等重要工作,同学们穿着自己的民族服饰,在天安门广场翩翩起舞。那一刻,过去大半年辛苦的排练都是值得的。

2010年,越临近毕业,越感到舍不到离开民大,西门的天池烧烤、小东门的田老师红烧肉,南边的紫竹院和国家图书馆,北边的民族美食一条街。当然更舍不得离开的是相处四年的同学,关心爱护我们的老师。离开北京的那天,我特意嘱咐司机师傅从天安门广场经过,再看一眼北京。

26B1C五十六民族之星合影

工作经历

Q:您目前从事什么职业?对于该职业您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吗?

我目前在一家股份制银行工作,就是一个普通的“干饭人”。算不上有什么成功的经验,但可以分享一点自己微薄的从业经验,如有不到位的地方,也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首先考虑一个问题的是银行工作适合我吗?

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银行工作。银行是去能力化平台。去能力化的意思就是,银行的组织架构相对比较完善,每个人犹如螺丝钉,各司其职,能力特别超群的也很难表现出来。好比市场上经常评选十佳基金经理,但很少评十佳客户经理的。主要是平台的能力比较强,然后是工作相对稳定,比较体面。如果想闯想拼,建议去券商和投行,更看重个人能力,也更有施展才华的空间。

如果确定要选择银行作为自己的职业, 银行这么多,我该怎么选择?选择好了目标,我该做哪些准备?

选银行主要还是看个人成长和发展前景。其实就是看平台。个人成长离不开平台的成长,在大浪上我们只是一滴水,顺势而为。

举个例子,2019年上市银行人均薪酬最高的是平安银行,48.04万元。可以来分析一下它的特点。首先平安银行的背景:背靠中国平安金融全牌照(中国三大综合金融平台,还有中信和光大)。业务:金融+科技融合最好的银行。新零售之王(从零售利润占比角度,平安银行零售利润占比超过了花旗的70%,老零售之王招商的60几%)。环境:高管职业化(不像国有企业,高管都是有行政职务的,一方面是限薪,另一方面,考虑的东西可能也多一些(比如个人发展),高管职业化的好处就是人际关系相对简单。缺点:工作压力大,对员工专业要求高,强制绩效考核,末位淘汰。其实也是优点,成长快,学到东西了对跳槽也有好处。可以看到人均薪酬比较高的股份制和大型城商行占比较高,六大行虽然平台大,但人员众多,竞争激烈,上升空间也有限,薪酬一般。

74B6薪酬来源利润。根据六大银行的年报显示,2019年六大银行净利润合计突破1.1万亿元,相当于每个月净赚917亿元,每天净赚31亿元。

资产创造利润。中国银行业基本上还是处于赚利差,资产越多,赚的利差越多,当然前提是不良贷款能控制的好。

全国性商业银行。工商银行曾经登上500强头把交椅。2019年总资产30万亿的概念就是2019年中国GDP15万亿左右。

城商行、农商行。有个紧箍咒,2018年12月29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异地非持牌机构的指导意见》:未经批准不得在异地开展经营性业务。好比说你老家的县城有个农商行,放在以前可以在北京上海设置一个办事处,做金融同业业务,这个办法出来以后,由于它在北上广没有网点,就需要回老家了。除非申请专营牌照,这个就要看自身业务情况和监管的审批了。

外资行,如果金融放开的话可以考虑。这里不便多讲。欧美的和亚洲的,亚洲里面日资和台资很抠。

民营银行。基本上是结合股东背景和实力,借助科技手段,做一些小微贷款和供应链金融。推荐阿里的网商银行和腾讯的微众银行。

银行选好了,第二步是选部门。

ED6C以平安银行举例。老百姓接触到最多的无非大堂经理和柜员,其实那只是支行的一部分。一般银行是分为职能部门、产品部门和盈利部门。

盈利部门里的管理职能岗位最好,盈利好的话,部门年终奖能分到。其他的年终奖看全行利润和考核情况。比如事业部,扁平化管理,当然整个部门被取消也有这种风险。

综合起来看,能留在总行最好,平台层次高,发展机会更多。如果去分行就尽量去效益好的。有资源的去做业务,没资源的就老实去中后台。中后台优先考虑审批、产品经理等。

选完银行了,接下来就是如何被选。找工作就像谈恋爱一样的,只有双方都适合的才是最适合的。

大部分银行校招不设专业岗位,经过统一培训、轮岗后定岗。少部分会直接定岗,比如平安银行。

可以看到要求还是蛮高的,学习成绩、证书、计算机能力、实力等,因此我们在校期间也要对应的从这几个方面着手准备。虽然毕业班要准备毕业论文,很忙很辛苦,但还是要克服一下。

首先是好好学习,做好本职,好好上课,好好写作业。到了工作岗位,知识用时方恨少。然后是考证,毕业上起点都一样,如何让自己突出,唯有考证。CPA、CFA、ACCA、FRM,不一定就全过了,你过个几门也是有优势的。

然后是辅修一些计算机课程,未来银行是科技+金融,如果可以,去辅修计算机课程,比如Ai人工智能、金融建模。然后是实习,券商、500强。并参考优秀简历,缺啥补啥。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比如参与组织金融周、URTP项目,这些都是加分项。

最后分享几个找工作的网站,别准备半天错过了网申时间,那不就可惜了吗?一是官网;二是银行招聘网,缺点是上面很多社会招聘。三是应届生求职网,除了招聘信息,还有很多同学面经等经验交流。

同时也欢迎大家到上海来,目前上海校友也有300多位能联系上,从事金融行业的也有接近百位。这些热心的学长学姐会给你提供更多的参考经验。

真挚叮咛

Q:毕业多年,步入社会,您有什么感悟愿意和学弟学妹一起分享吗?

民大很小,但格局很大。首先是包容。社会上形形色色什么人都有,在与人相处时,不要先入为主。好比说你看一个人很讨厌,原因可能是ta长得像小时候欺负过你的一个人。然后就是要多看别人长处,这样相处起来就比较愉快。积极的心态创造积极的人生,凡事多想好的方面。

民大让我看到了未曾了解的世界,比如说有人农历十月就过年了,有人要戴纱丽遮住头发,到了斋月有人日落前不能吃饭,这些都要去尊重别人,你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然后才会理解世界的多元。

还有一点是学会爱,包括播种爱和传递爱。世上多了一座学校,就会少一座监狱。在具体一点就是抽时间参与一些公益活动,可能会占用你的一些时间。大学的时候,我和北京其他高校的小伙伴创办了北京高校同学会,除了举办一些活动,比如春游、秋游和聚餐,促进同乡同学之间的交流,还促成了好几对。

18265 我认为还有比较重要的一些事情就是大家一起做公益,其实并不难,比如组织大家放假回家做一些中学生的帮扶工作,给还在高中的学弟学妹们传授经验。组织工作的学长学姐给学弟学妹们传授就业的经验,最好是能提供实习的。

Q:您与母校或校友保持怎样的联系?能为学弟学妹们提供一些机会吗?

2017年11月,立足于母校70年代至今的校友群体,依托校友群体的网络资源和供需关系,经过数十次广泛的市场化供需关系调研,数百人次进行的20多次可行性研讨会,我们成立了校友创投平台,并将以此为依托,不断拓展创业机遇和创立项目公司。

2018年4月,我们众筹成立了第一家项目公司-祯马企业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它依托独立法人实体,提供专业、精准的人力资源招聘、企业管理咨询、校企对接(实习基地建设)等相关领域的专业服务,服务于校友,造福于社会,并力争成为国内领先的、精准人才管理平台。

16DE7

2020年疫情期间我们和学校一起发起了职场导师计划,号召大家一起为师弟师妹们提供一些就业指导,哪怕是自己一些成功的经验以及对行业的见解。身边的校友也积极主动的参与,有的还私下和我联系,说可以提供一些实习的机会,并成功对接了一些优秀的师弟师妹。都让我很感动。这也是为什么这个采访找到我时,我没有拒绝,虽然我和其他校友比起来还有很大差距,但我愿意分享,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