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家园情 >> 基金会动态 >> 正文

资助育人丨我校6名学子荣获2024年宝钢教育奖学金优秀学生奖!

2024-12-16 16:14

11月17日,宝钢教育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名单公布,我校6名优秀学生荣获2024年宝钢优秀学生奖。

图片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寒来暑往 春去秋至

他们都在各自的道路上勇敢追梦

让我们一起领略他们的风采

感受榜样的力量

1E84E

廖静怡,女,中共党员,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专业2021级本科生。

她理想信念坚定,学习成绩优异,综合素质较为突出,学业成绩和综合成绩均位于本专业第一名,曾获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三好学生、两次专业一等奖学金、中央民族大学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干部等奖项和荣誉。学科竞赛方面,她曾获全国商业精英挑战赛国家级二等奖、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北京市三等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市三等奖等奖项10余项。此外,为将所学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她多次深入民族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并撰写调研报告,实践成果获校级及以上奖项10余项,所参与的红色文化研学项目获市级优秀结项,相关论文在《人民周刊》发表。同时,她积极参加疫情防控、山区支教等志愿活动,累计志愿时长达320余小时。在实际行动中,她展现出优秀的学习创新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34461

葛伽琪,女,中共党员,法学院法学专业2021级本科生。

她勤勉上进,前三学年综合排名在专业位列第一。自入学以来,荣获国家奖学金、小米特等奖学金、专业一等奖学金、北京市三好学生、中央民族大学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共青团员和优秀学生干部等奖项和荣誉。她曾主持北京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项,在第四届“新时代‘枫桥经验’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全国性学术征文比赛与北京市“学宪法,讲宪法”宪法演讲比赛中获得奖项,连续三年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二等奖。她文体兼修,参加北京大学第十五届“天元杯”模拟法庭竞赛,与京内高校同学切磋交流,加入大学生艺术团民乐分团,感受民乐的魅力。她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曾服务保障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答鲜活试卷,探法律正义。


2443D

马雨昕,女,中共党员,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2021级本科生。

自入学以来,她先后荣获国家奖学金、专业奖学金、北京市三好学生、中央民族大学优秀学生干部以及中央民族大学优秀共青团员等奖项和荣誉。在科研和竞赛方面,她曾在国际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篇,曾获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三等奖、北京市大学生生物学竞赛一等奖、北京市大学生节能节水低碳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在专注学习与科研的同时,她还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积极参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相关演讲、讲课比赛并荣获奖项。课余时间,她主动深入社区、学校及敬老院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展现出脚踏实地、勇于担当、热忱奉献的青年风貌。


210FD

潘雅璐,女,中共党员,教育学院教育学专业2021级本科生。

她曾主持国家级GCCX1项,学业和综合测评成绩均位于专业第一,荣获国家奖学金、专业一等奖学金和北京市三好学生等荣誉。竞赛方面,她曾获“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专项赛北京市银奖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市三等奖等奖项。在致力于学业与竞赛的同时,她勇担青年使命,积极讲述中国故事和党的故事,在教育部“领航计划”系列活动中设计并讲授思政课,引导当代青年加强理论学习,最终荣获第六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本科组优秀奖。志愿服务方面,她身体力行讲好中华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曾任民族文化宫博物馆的讲解员,奉献青春力量,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17F64


崔任中,男,群众,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宗教学专业2021级博士生。

他谦逊认真,不断探索人生真正的智慧。在读期间,他展现出卓越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在《Religions》《Journal of Ecumenical Studies》《医学与哲学》等核心刊物和《红色文化学刊》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研究涵盖神学伦理学、医学伦理学、法哲学及宗教理论等领域。他主持并完成了校级研究生科研项目2项,分别研究侯活士的医学伦理思想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的雷锋精神,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宗教中国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此外,他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广泛交流成果,提升学术视野,为未来的学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6960

陈磊,男,中共预备党员,药学院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专业2021级博士生。

他学习勤奋,具有严谨的科研态度和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科技工作者精神,自入学以来,先后荣获校级博士研究生学业特等奖学金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市一等奖等多个奖项和荣誉。在读期间,他在《Research》《Phamarcological Research》《Translational Psychiatry》《Molecular Neurobiology》《BMC Psychiatry》《Frontiers in Medicine》等刊物上发表多篇SCI论文。学术竞赛方面,他曾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市一等奖和三等奖,曾参加中国神经科学年会、中国生理学会年会等,不断提升能力与视野。在专注学习与科研的同时,他还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围绕科技工作者坚持的“四个面向”和“脑科学”的国家战略需求,主动参与和承担了多项临床合作基地调研和样本采集,展现出优秀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积极的社会责任感。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期待更多的MUCer

继续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

攀高峰、创一流

做知行合一的行动派

做奋发有为的实干者





来源:民大学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