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族是我国云南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共有27718人(1990年),其中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共23060人,占阿昌族总人口的85.38%,主要分布在德宏州的陇川县户撒和梁河县九保、囊宋三个阿昌族乡。潞西县江东乡高埂田和盈江、瑞丽有少量分布。此外,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的漕涧、旧州等地,保山地区腾冲县和龙陵县也有部分居住。
阿昌族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古代汉文史籍中的"峨昌"、"娥昌"、"莪昌"或"阿昌"、"萼昌"等,都是不同时期对阿昌族的称谓。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称为阿昌族。阿昌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梁河方言和户撒方言两种,无本民族文字,绝大多数阿昌族人都通汉语、傣语或景颇语,一般都使用汉文或傣文。
阿昌族居住于滇西高山峡谷一带,其间气势磅礴的高黎贡山支脉自腾冲逶迤纵贯向南,形成绵延起伏的丘陵山地,地势北高南低。主要河流有大盈江、龙川江,两江支流和无数溪涧遍布,整个地带水系呈叶脉状分布。高山、大河间有许多峡谷平地。阿昌族主要居住的户撒坝子(以坝中为界,坝头称户撒,坝尾称腊撒)和梁河坝子就坐落在其中的丘陵谷间。坝子四周青山环抱,坝中流水潺潺,户撒河自北向南纵贯户撒坝;襄宋河、大盈江似银蛇把梁河坝装点。山麓之下的半山半坝中,点缀着建盖得错落有致的阿昌村寨,眺眼望去呈现出一派宁静、清幽、祥和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