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执行摘要
项目名称 | 小米奖助学金 |
执行单位 | 主要负责项目开展: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 协助负责项目开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基金会 |
覆盖人数 | 本年度“小米奖助学金”项目共覆盖学生70人,其中本科生50人,研究生20人。
小米特等奖学金中,本科生6人,研究生4人。
小米奖学金中,本科生24人,研究生16人。
小米助学金中,本科生20人,研究生0人。 |
覆盖学科或学院情况 | 小米奖助学金项目覆盖我校21个学院。 |
项目联系人 | 姓名:胡跃鲲 电子邮件:huyuekun@aliyun.com |
二、获奖学生名单
1.小米特等奖学金
学院 | 专业 | 姓名 | 培养层次(本/硕) | 年级 |
历史文化学院 | 历史学(基地班) | 刘定群 | 本 | 大三 |
管理学院 | 会计学 | 李云蔚 | 本 | 大四 |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 生物科学 | 董吉会 | 本 | 大四 |
信息工程学院 | 软件工程 | 郑潇锐 | 本 | 大三 |
音乐学院 | 音乐表演(声乐) | 肖雪莹 | 本 | 大三 |
教育学院 | 教育学 | 韩思宇 | 本 | 大四 |
理学院 | 电子信息 | 牛强 | 硕 | 研三 |
美术学院 | 美术学 | 程跃 | 硕 | 研二 |
体育学院 | 运动训练 | 杨卓雅 | 硕 | 研三 |
藏学研究院 | 藏学 | 索郎当周 | 硕 | 研三 |
2.小米奖学金
学院 | 专业 |
姓名 | 培养层次(本/硕) | 年级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 李荣娜 | 本 | 大四 |
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 | 厉以宁 | 本 | 大三 |
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 | 严艺丹 | 本 | 大二 |
历史文化学院 | 历史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实验班) | 耿广牧 | 本 | 大三 |
历史文化学院 | 历史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实验班) | 杨思露 | 本 | 大二 |
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 哲学 | 任易 | 本 | 大四 |
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 宗教学 | 陈雁 | 本 | 大二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新闻学(民族实验班) | 朴琳清 | 本 | 大三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新闻学 | 母嘉怡 | 本 | 大三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樊晨希 | 本 | 大三 |
经济学院 | 经济学(拔尖人才创新班) | 宋秉熙 | 本 | 大三 |
经济学院 | 金融学 | 肖然 | 本 | 大三 |
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 | 付佳 | 本 | 大三 |
法学院 | 法学(法学与英语) | 邵逸飞 | 本 | 大三 |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张然 | 本 | 大三 |
理学院 | 应用统计学 | 舒博 | 本 | 大三 |
理学院 | 统计学类 | 早杨欣梓 | 本 | 大二 |
信息工程学院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师汉儒 | 本 | 大四 |
音乐学院 | 音乐表演(民族英才班) | 罗中琪 | 本 | 大四 |
舞蹈学院 | 舞蹈表演(民族英才班) | 赵小茜 | 本 | 大四 |
舞蹈学院 | 舞蹈学(舞蹈教育) | 李心月 | 本 | 大三 |
美术学院 | 中国画 | 朱钰贤 | 本 | 大四 |
教育学院 | 教育学 | 折玲 | 本 | 大三 |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 社会工作 | 王丹妮 | 硕 | 研二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 尼阳才仁 | 硕 | 研三 |
文学院 | 文艺学 | 史华威 | 硕 | 研三 |
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 宗教学 | 刘定东 | 硕 | 研三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新闻与传播 | 张映雪 | 硕 | 研二 |
外国语学院 | 学科教学(英语) | 马琴 | 硕 | 研二 |
经济学院 | 金融 | 何丝 | 硕 | 研二 |
管理学院 | 企业管理 | 李静怡 | 硕 | 研三 |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 生态学 | 武佳慧 | 硕 | 研三 |
药学院 | 中药学 | 孙九许 | 硕 | 研三 |
理学院 | 数学 | 朱慧敏 | 硕 | 研三 |
信息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马腾飞 | 硕 | 研三 |
体育学院 | 体育教学 | 李晓梦 | 硕 | 研三 |
教育学院 | 民族教育学 | 谢唯唯 | 硕 | 研三 |
国际教育学院 | 汉语国际教育 | 李丽安 | 硕 | 研二 |
藏学研究院 | 藏学 | 才旦布 | 硕 | 研三 |
3.小米助学金
学院 | 专业 |
姓名 | 培养层次(本/硕) | 年级 |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 社会学 | 赵梦婷 | 本 | 大四 |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 社会学类 | 李慧玲 | 本 | 大二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 毕琼 | 本 | 大三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 旦正草 | 本 | 大二 |
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 | 刘云 | 本 | 大三 |
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 | 龙仙桃 | 本 | 大二 |
历史文化学院 | 历史学(强基计划) | 钟千娇 | 本 | 大三 |
历史文化学院 | 历史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实验班) | 高璇 | 本 | 大三 |
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 哲学 | 任益萱 | 本 | 大三 |
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 宗教学 | 杨琳 | 本 | 大四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新闻学 | 李红霞 | 本 | 大三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范欣然 | 本 | 大三 |
经济学院 | 财政学 | 李珂 | 本 | 大二 |
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 | 章帅 | 本 | 大三 |
法学院 | 法学 | 葛伽琪 | 本 | 大二 |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 生态学 | 牛雅雯 | 本 | 大四 |
理学院 | 统计学 | 王博 | 本 | 大三 |
信息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 | 李登文 | 本 | 大二 |
音乐学院 |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 严湘敏 | 本 | 大二 |
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 | 许涛 | 本 | 大三 |
三、项目评估
小米奖助学金项目旨在促进中央民族大学相关专业的发展,鼓励优秀学生自强不息、勤奋学习、勇于创新,支持家境贫困的优秀学生圆满完成学业,用以奖励、资助中央民族大学的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2022年度中央民族大学小米奖助学金项目已执行完毕,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受助对象:全日制本科及硕士在校学生。
一.资助标准:
1、“小米奖学金”:
每年捐赠资金80%用于“小米奖学金”(共计人民币400,000元)。
2、“小米助学金”:
每年捐赠资金的20%用于设立“小米助学金”(共计人民币100,000元)。
二.评选标准: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党,热爱学校,热爱所学专业,在思想、品德、作风等方面起到模范作用,综合素质优秀;
2、学习刻苦,成绩优异,研究生应有论文发表;
3、科研创新能力强,或在校(院)级以上科技创新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或在科技项目理论研究、实践工作中担任主要工作;
4、社会责任感强,具有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热心社会公益活动,担任过主要学生干部者优先;
5、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明礼诚信;
6、申请“小米助学金”的学生,需经过中央民族大学学生资助中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
三.评选过程:由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牵头组织并将名额分配至各学院,学院根据所分配名额进行评选,经个人申请、辅导员、学院书记、学校资助管理中心三级审核后报学校评审委员会办公室评审,经评审委员会组织专家现场评审后,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将名单报送小米基金会,并获得“2022年度中央民族大学小米奖助学金”。
经过公示,无人对获得“2022年度中央民族小米奖助学金”的70位学生提出异议。奖助学金共计50万元(伍拾万元整),已于2023年1月全部发放给受助学生。
2022-2023学年小米奖助学金为我校第一次执行,且评定期间为疫情最紧张的时间,因疫情的影响,学生不能返校,同时考虑到人员聚集的风险,此次评选均在线上完成,从执行的角度来看,此次评选从设定评选标准、组织学院初评、特等奖学金候选人线上答辩、及时安排补充申报并答辩等环节,老师、学生均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程序合法、流程合理,同时及时回应了学生的需求,项目实施成果也较为显著。
小米奖助学金的实施是校企合作的典范,是我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是小米品牌形象的集中体现,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吸取成功的经验,避免前期因为经验不足的缺陷,将工作越做越好。